出席的力量:當伴隨「出席」的往往是後悔,你該怎麼辦?

人生需要作選擇的情境非常多,選擇要不要「出席」或許就佔了其中一大部分。

大學時代開始,許多人常把一天的時間當兩天用,因此選擇「哪個場合要出現」的情況就常常發生:

統計學實習課要不要去上呢?兩學分的通識課小組報告要不要去參加討論呢?系羽練球要不要請假?社團成發的練習、系上之夜的會議、高中同學會、大學好友的夜衝、與曖昧對象的約會、要不要回家吃晚餐...有這麼多各種人際關係交錯的情境和需要我們親自「出席」的場合,我們都是怎麼作決定呢?



有句話說:「見面三分情」,這句話在我開始從事業務工作後,便有非常深刻的體悟。

記得我剛退伍進公司,便被分配到南區量販店的業務工作,目標是要讓自家產品有最好的店內展現。

上班第一週,尚在交接期,一向追求和諧、認為凡事「有話好說」、「唯理安」的我便受到了震撼教育──接到一位店內課長的電話,我們甚至還沒見過面,也才第一次通電話,都還來不及自我介紹,對方就劈頭大罵:

「你們要不要來補貨!?」
「你們到底有沒有在顧你家的產品!?」
「現在五點,如果六點前沒看到你們以後就不用再進來了!」

我也忘了過程中到底回了什麼話、作了什麼掙扎,只記得掛上電話後耳邊嗡嗡嗡的,我心想:「...啊,好久沒有被這樣痛罵了耶」「……我有做錯什麼嗎?」「……要怎麼樣才能在電話中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破口大罵啊?」

即使內心充滿委屈與憤怒,但作為一個大菜鳥,我還是鼻子摸著五點二十分就出現在店裡了。

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無視客戶的語氣,因為補貨並不是業務最優先的工作。先了解真正的問題、並跟我們店內的陳列員聯絡後再作適當的處理。但當時的我哪想得了這麼多,為了不要新上任就和客戶打壞關係,這一趟我還是得親自出現才行。

到店內詢問別的業務後才知道課長是哪一位,我鼓起勇氣上前打招呼,結果對方語氣卻異常平靜:「喔,是你啊,好。」然後就去忙他的事了,好像剛剛電話中的對話完全沒發生過一樣,我甚至連貨還要不要補都不太確定。

腦中有一大片問號,但好像真的沒我的事了。換句話說,我只是「出席」就結束了這一次混亂。

其實不只是這一次的經驗,就連我現在面對總公司採購也是一樣的情形:雖然今天在電話中對你破口大罵,只要明天面對面開會、就比較容易有說有笑地達成生意上的共識。

所謂見面三分情,就是建立在「你必須出現才能讓我知道你有多重視這件事/我」的基礎之上吧。

所以「出席」是扎扎實實具有份量的,光是露臉就可能產生影響力,不僅正強化自己的投入意願,也會逐漸累積在別人心中的信任──至少比那些缺席的人好多了。

話說回來,一位優秀工作者,對於事情的優先順序的判定通常都很有一套,但是決定「先後」相對容易,決定「取捨」便難上許多,畢竟一天的時間有限,「出席」這檔事的機會成本更大,大都是你去了這個、就得放棄那個的情況。

伴隨「出席」的,常常是後悔。就像前面的例子,如果當初我沒有即時出現在店內,很可能從此就被課長封殺,接下來要修補關係、重新建立信任就要花費更大的功夫。因此,我們必須更重視自己每一次出席的選擇,不要隨意缺席,當然也不要任意出席卻毫無貢獻。

那麼,要如何選擇應該出席的場合,盡力去避免後悔的狀況發生呢?

我的做法是利用「開心X價值」的矩陣衡量法,開心又有價值的場合,例如喜歡聽的演講,當然要優先出席;不開心卻有價值的狀況,例如上述的跑店例子則居次;再來才是開心卻沒有價值的邀約,例如重要會議前一天的宵夜攤行程;至於不開心又沒價值的場合,當然就離得遠遠的。

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選擇過程中,「開心與否」和「價值多寡」的判斷,必須仰賴我們對自己的認識。

通常理想和愛會形成具體的生活目標,在它們的引導之下,你會發現自己每一次的出席,都將發揮更大、更直接的影響力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離開,是為了前往所有目的地

心靈富足,元氣大傷。

狗屁!先好好活下去再說吧